在溪湖区河东街道铁工社区的 本溪湖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内,陈桂华和她的“工友”们正在赶制一批“小白兔”手工艺品。这批手工艺品制作完成后将销往国外。
陈桂华曾经是一名下岗女工,经街道和社区的推荐,在家门口圆了就业梦。她加工的工艺品手工费每个2元钱,每天制作20个左右,一个月就有1000多元的进账。有了稳定收入,她的心情也越来越好。
围绕创建“充分就业社区”的目标,本溪湖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于2014年7月成立,为社区下岗女工等无收入或低收入人群搭建了家门口灵活就业平台。产业基地现有10余名工人,还有20多名家庭主妇在家制作产品,产品以手工制作工艺品为主,远销美国、加拿大、韩国等海外市场。几年来,这一产业基地从接零散活发展到接外贸订单不断壮大,目前年出口销售额达到100多万元。
本报记者 马兰 文并摄
|